贸商网本站服务帮助中心手机版

贸商网

  • 全站
  • 招商
  • 供应
  • 求购
  • 产品
  • 资讯
  • 展会
  • 企业
您现在的位置:贸商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分时租赁将接棒网约车?

分时租赁将接棒网约车?

时间:2016-11-21  作者:贸商网  点击:159  评论:  字体:T|T

分时租赁将接棒网约车?

分时租赁将接棒网约车? 

 

网约车新政的出台,无疑是对网约车一次沉重的打击。网约车的数量会急剧下降。然而,百姓便利出行的刚性需求依然摆在那里,出门用车不便依然是现实。网约车不行了,谁来接棒?

 

分时租赁似乎可以取代网约车的地位,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那我们来分析一下,分时租赁要想快速发展,满足广大用户需求的主要障碍在哪里?

 

一、能源供应

 

由于城市节能环保的要求,年龄不大的分时租赁业务主要用车的多半是新能源车(纯电动车居多)。车载电池的蓄电能力,充电站和充电站的建设能力就成为准备投入分时租赁运营的人的第一项担心。

 

这个问题应该能够很快被解决,理由有三:

 

1、政策支持

 

出于环保和节能的考虑国家大力支持新能车的生产和使用,这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空间。

 

2、技术加速进步

 

众多研究所和厂家都在加紧研制高容量车载电池,相信技术进步的速度不会令人失望。

 

3、基础设施会迅速跟上

 

在一二线大城市,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确实遇到了一些阻力,但随着这个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瓶颈日益凸显,各级市政部门不会坐视不管,局面会很快有所改观。

 

二、司机

 

对用户而言,网约车不需要自己驾驶,就是说不需要技术和执照,但分时租赁就不同了,需要驾驶技术和驾照。不过,中国有1.4亿多有照无车的人,而且这个数量还在不断扩大,要想一定程度扭转人们的出行习惯似乎也不是很困难的事。

 

三、停车场配置

 

与网约车把汽车叫到跟前不同,分时租赁要到指定停车位去驾驶汽车,这里就存在一个分时租赁停车点的问题,目前在一线城市这确实是个难题,二三线城市好得多。随着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相信这个问题会在市政各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逐步改善。

 

四、信息化支撑平台

 

分时租赁比之网约车对信息技术的要求更高,技术支持对该项业务的影响也要大得多。

 

在接受易观分析师采访时,分时租赁技术公司——卡斯达特创始人杨立新指出:影响分时租赁发展的重要短板是信息化支撑平台。他认为分时租赁业务是共享经济模式,其突出特点是满足客户碎片化的需求,需要更加强大的信息化技术支撑,而在技术支撑领域,对平台的理解可能是制约行业发展的主要症结。他指出:在传统行业和IT行业的融合过程中,实际是存在着很多矛盾和冲突的,影响着行业发展。比较突出的情况是,传统汽车企业想向IT领域延伸,而IT企业想向汽车产业延伸,在相互延伸的过程中产生的矛盾。

 

一方面,主机厂遇到了来自车联网一脉带来的威胁,出现了对基于IT技术的智能操控系统的两难选择,上是找死,不上等死。为了抵御这种威胁,一些主机厂试图向IT行业延伸,打造自己的数据平台,但投入成本是比较高的,一套汽车TSP平台,国内的投入需要1000万左右,国外则需要3000万左右。一些规模很大的主机厂可能不在乎这样的投入,但毕竟要考虑一下上马这样项目的投入产出比和其所打造平台的实用性。

 

另一方面,一些IT行业要向主机厂渗透。其问题焦点是两方面的迭代速度不同,IT行业迭代速度非常快,而传统的汽车行业要慢得多。一些IT行业试图自己造汽车,结果是失败了,最近苹果造车就是一起典型的失败案例。

 

他认为,说到根上,分时租赁的本质还是数据之争。试图建立中心化平台,主要目的在于对数据的控制和利用。在对待数据获取和利用方面,有模糊地带,也有比较清晰的法律界限,有人无视道德规范和法律界限,只管掠夺、获取和利用,这对于一个新兴行业是极为不利。

 

结论:分时租赁要发展壮大,单纯依靠汽车主机厂和城建部门的努力还不够,还需要作为技术支撑体系的重要力量——分时租赁技术公司对平台建设“去中心化”趋势有清醒的认识,尊重数据的私有属性,尊守法律对涉及隐私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条款,突出长项,善于合作,顺势而为,才能使分时租赁业务在我国蓬勃发展,成为人们便利出行的又一有力支撑。


(编辑:mao35  来源:中国网)

顶一下
发表评论

共有0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贸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转载请必须注明贸商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站服务:QQ:2632106543 广告洽谈:QQ:2632106543 Email:2632106543@qq.com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6030072号-7

版权所有 贸商网 Copyright ©2014-2024 mao3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