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商网本站服务帮助中心手机版

贸商网

  • 全站
  • 招商
  • 供应
  • 求购
  • 产品
  • 资讯
  • 展会
  • 企业
您现在的位置:贸商网 > 资讯中心 > 创业宝典 > 阿里巴巴的溢出效应

阿里巴巴的溢出效应

时间:2015-02-06  作者:贸商网  点击:131  评论:  字体:T|T

研究经济现象的人发明了个概念叫“溢出效应”:一只桶里的水满了,水流溢而出。桶里的水并无增加,但桶外的地面却湿了一片。由此引申出来的意思是一个组织(企业,机构,国家等)出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而做出某种创新,改变,调整,产生的结果却引发了其他组织的模仿,对抗或改变。这种现象并非出自前者的本意,也不受其掌控。

溢出效应分正向和负向两种。正向溢出效应多见于知识和创新的传播与模仿,人力资源的自由流动,以及一个企业或产业的繁荣带来的相关生态圈壮大。负向溢出效应最典型的例子是环境污染。一个企业为了利润最大化,拼命扩大生产,压缩甚至取消治理污染成本。企业自身发达了,相似企业竞相模仿,结果造成环境污染时空,最后全社会包括企业自身都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治理成本。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社会各个层面上都显现出种种溢出效应,有些令人兴奋,有些令人沮丧。近来沸沸扬扬的阿里与工商的口水战,可以从溢出效应这一角度观察之。

淘宝作为一个公共平台,为第三方网络购物服务,其基本商业模式要求商家越多越好,商品越多越好,价格优势越高越好。但是,商家多与商家资质好构成矛盾,商品多与假货少构成矛盾,价格低与管理成本高构成矛盾。控制矛盾激化的底线是市场能够容忍,买家虽不满意但能接受。事实证明,阿里成功地控制了矛盾,占据高速成长中的网络购物市场70%以上的份额,公司上市了,股东发财了,这桶水满了。于是,水开始溢出。

正规商品商家不高兴了,原有批发遇到被冲击,价格体系崩溃,仿冒伪劣冲击正品。传统商品零售商不高兴了,经营成本比网店高,税费负担比网店重,卖假货风险比网店大。监管部门不高兴了,一个市值高居中国上市公司首位的庞然大物不听招呼,不服管教。广大消费者不高兴了,买假概率高,退货困难,投诉低效。于是,水漫金山,桶飘浮起来。

从一个普通网络公司到网络业领军企业,从一个私营公司到一个大型上市公司,角色变了,地位变了,阿里对此并没有充分的认知。一个高速成长,利润率高达50%以上的企业被全球放到聚光灯下检视,再靠疏通政商关系,阻遏批评,自吹自擂这些常规公关手段无法掌控溢出效应的加剧。水溢出的越多,桶摇晃的越厉害。

在一个商家数量超过600万,商品数量数以亿计,每日交易额达到百亿元以上的环境里打假,的确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如果单纯从网络平台打假的角度看,并不存在什么了不起的技术挑战,也不需要什么大数据之类的复杂操作。只要做好平台的系统性,通用性,做好运营管理后台的数据整合,在不大幅增加成本的前提下,完全彻底及时公平地实现打假,应该是一个可以实现的目标。在一个完整的网络环境里,所有商家,所有商品,所有交易行为都有电子足迹,这比实体商店环境下的打假,可行性更高,成本更低,效果更显著。

真正的问题在于,严肃认真完全彻底地打假,势必在一定时期内产生商家减少,商品减少,价格优势减弱,管理运营成本增加,从而造成平台销售额降低,公司收入减少和利润率下降的后果。虽然从长期效果看,打假会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会增强用户信任度和满意度,会吸引更多有实力的商家投入,最终会提高平台的销售额和公司的收入与利润,但短期内深度打假给公司各方面的压力是巨大的。在整个社会打假不力的大环境中,要求一家公司,即使是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此时此刻全部承担起打假的经济,政治和社会成本,是否也有不公平的一面?

如果有真正专业和中立的系统性调查证明,淘宝平台上的假货率显著高于社会平均假货率,那么,要求阿里在一定时间限制内,采取任何必要措施,大幅降低假货率是正当的,也是必须的监管行为,否则就是渎职,是对社会和公众的不负责任。如果淘宝平台上的假货率与社会平均水平相当,那么,要求阿里加强打假力度,争取经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将假货率降到显著低于社会平均水平的程度,也是一个合理的目标,对社会,对公众,对公司自身都有积极正面的作用。毕竟,互联网世界应该比现实世界干净一些,否则算什么创新?

当一个桶变得很大,水量变得很多,随便溢出一些都会造成局部水灾的时候,还说溢出效应不是自身本意,无法对其掌控就不明智了。毕竟,无论桶内桶外,都还处于一个世界里,都还在一个生态圈讨生活。


(编辑:mao35  来源:谢文)

顶一下
发表评论

共有0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贸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转载请必须注明贸商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站服务:QQ:2632106543 广告洽谈:QQ:2632106543 Email:2632106543@qq.com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6030072号-7

版权所有 贸商网 Copyright ©2014-2024 mao35.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