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商网本站服务帮助中心手机版

贸商网

  • 全站
  • 招商
  • 供应
  • 求购
  • 产品
  • 资讯
  • 展会
  • 企业
您现在的位置:贸商网 > 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是谁促成了可穿戴设备的商品化?

是谁促成了可穿戴设备的商品化?

时间:2015-09-10  作者:贸商网  点击:409  评论:  字体:T|T

  小米公司此前曾在一份报告中称,2015 年第一季度小米手环的销量达到 280 万只,而 2014 年第一季度,这一数字还为零。最新报告显示,进入 2015 年以来,小米手环的销量已突破 600 万只,市场预计小米手环每个月的销量达到 100 万只左右。

  多位分析师估计,小米手环在 2015 年全年智能腕带总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 25%。小米手环售价 15 美元,比 Fitbit 智能腕带 Flex 便宜 75 美元,而 Fitbit Flex 也是小米手环之外最便宜的智能手环了。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可穿戴健康追踪产品正日益商品化。以下即是造成这种趋势的几点原因。


  健康追踪技术千篇一律

  我进入可穿戴设备领域已有四年多的时间了——从我给 FocusMotion 提出产品概念的那一刻起,我就与这个行业有了联系。几年来,我一直在密切关注着可穿戴设备行业的发展,对这个行业的发展做出过自己的预测,也公开发表过对它的看法——一切都没有改变。在过去短短几年里,苹果、微软、小米、三星、索尼、Jawbone、华为、雷蛇、LG 和 Fitbit 等公司均推出了新款智能手镯和智能手表,但它们的功能却是千篇一律:追踪步幅和睡眠质量。

  许多智能设备的表现也令人难以恭维。如果你一直在关注业界动态的话,就会知道耐克刚刚和解了一桩集体诉讼,向购买 Nike+ FuelBand 的用户每人提供15美元的赔偿。原因是部分消费者起诉耐克对Nike+ FuelBand进行虚假宣传,夸大了Nike+ FuelBand记录步数、卡路里等数据的功能。实际上,Fitbit也因睡眠追踪方面的虚假宣传受到指控 。

  可穿戴设备千篇一律

  可穿戴追踪设备的核心组件包括CPU、蓝牙、电池、MEMS芯片和加速计。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简称“MEMS”)让开发者可以确定多方位或多轴的加速度变化,被广泛应用于从手机、Fitbit到智能手表等各类设备中。

  但在加速计领域,同样一切都没有发生改变。这些传感器可以改变频率长度(感受速度更快的振动),或是改变振幅敏感性(感受更强烈的振动),但无论它们出自哪家厂商,采用的芯片基本上都是一样的。所以,根本没必要对这些传感器进行升级或改进,因为你没有任何办法做出改进。大家可能已经看到电池续航有所增加,但智能设备的传感器仍然与以前一样——只是使用时间更长而已。

  如果你使用的芯片、电池及制造技术与竞争对手的一样,那么意味着进入门槛很低。也就是说,对于任何一家公司而言,只要他们拥有大量的预算及强大的营销能力,就可以进入这个行业。以小米公司为例,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们在智能腕带市场的份额就达到了25%。

  逐底竞争

  消费者已经对可穿戴设备产生某种程度的“视觉疲劳”。我们被告知,可穿戴设备能够追踪步幅,但它们其实并不擅长这一点;我们还被告知,可穿戴设备可以追踪睡眠质量,但它们在这方面同样表现很差劲。可穿戴设备市场虽然有大量的产品,但它们的功能都是一样的。它们全都采用相同的传感器和算法来追踪步幅和睡眠质量。

  我个人认为,随着小米手环的问世,这种相似性及这种商品化趋势已到了一个转折点。消费者现在可以花15美元购买一款智能设备,而其功能与售价99美元的智能设备没什么区别。鉴于Fitbit当前市值为88亿美元,它如何才能与小米公司和潜在的苹果智能手镯(Apple Watch Mini)竞争呢?

  健康追踪设备市场既混乱又无趣。由于零部件和功能千篇一律,这也成了一场对价格的“逐底竞争”。我对过去四年可穿戴设备市场的发展感到很失望,因为除了步幅和睡眠质量外,它们并未对用户的生活质量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对于每一位因为与耐克和解而获得15美元赔偿的Nike+ FuelBand用户,我倒是希望他们用这点钱去购买小米手环,进一步压低这个日益商品化的市场的产品价格,从而给这个领域带来真正的创新。

  编者按 : 卡文·卡纳文(Cavan Canavan)是 FocusMotion 首席执行官。


(编辑:mao35  来源:智东西)

顶一下
发表评论

共有0位网友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贸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本网,转载请必须注明贸商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网站服务:QQ:2632106543 广告洽谈:QQ:2632106543 Email:2632106543@qq.com All Right Reserved.   鲁ICP备16030072号-7

版权所有 贸商网 Copyright ©2014-2024 mao35.com